关于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原则意见(2014级)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教育模式和规格标准的集中体现,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和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是实施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活动、开展教学改革和进行教学管理的基本依据和重要文件。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适应建设普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需要,特制定红宝石9999hbs在线登录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4版)。
一、指导思想
人才培养方案要全面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根据《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教高[2012]9号)和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等文件精神,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着眼于国家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结合相关专业特点和我省能源工业需求,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育人环节,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且体现红宝石9999hbs在线登录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基本原则
1.顺应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以培养面向生产服务一线,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创新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就业创业能力强,同时具备继续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设置课程体系,保证培养方案的先进性、科学性。
2.培养方案要能体现本专业的整体培养目标,满足与本专业相关的认证标准和评估标准要求,突出学校办学特色。要结合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的体系框架,规划本学科的长远发展。在对本专业准确定位的基础上确定培养方案,力求发挥专业优势,体现专业特色。
3.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加强基础课,充实选修课,构建使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综合基础课的开设应尽可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专业课的开设要注重体现本学科专业领域新发展、新动态,以引导学生伸入学科前沿。
4.优化课程体系,根据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先修后续次序。科学地处理好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处理好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必修与选修、传统课程与新技术课程的关系。
5.在合理构建基础理论课体系的同时,重视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科学设计知识、技术和实践深度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同时,要将学生自主实践引入到培养方案的范畴之内,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6.加强素质教育,促进不同学科的融合,提高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要体现学科交叉,有意识地进行相近专业的课程结合。
7.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共性培养和个性要求相结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
8.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体现厚实基础、强化实践、突出应用的原则。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上手快、能力强、后劲足”的应用型人才。
三、基本要求
1.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使学生通过学习达到以下基本的规格要求:
(1)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基本原理;拥护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理论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与素质。
(3)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一定的军事基本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国家的神圣义务。
(4)具有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育人,使学生具有自强自立的思想和责任担当的意识,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的品质,不怕吃苦、乐于付出,成为企业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
2.构建和专业特点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根据课程特点将课程分为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课包括综合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按课程修读方式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1)综合基础课,由学院统一设定,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包括思政类课程(总学时为22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92学时,实践教学32学时)、外语课程(总学时为288学时)、体育课程、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计算机基础和程序设计语言)、军事理论等必修课及人文社会科学类选修课。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厚实的基础。
(2)学科基础课,包括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内容的课程,也包括相邻专业的基本知识内容的课程,鼓励学科交叉,拓宽学生知识面。
(3)专业课,参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设置主干课程,既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要体现专业自身的特点和办学特色,根据社会需要,在专业内设置选修模块进行培养,利于学生自主选择,注重个性发展需求。
(4)实践教学,包括军训、实验、实习、工程训练、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自主实践等,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要合理搭配,形成体系,注重专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强化和提高。其中自主实践是指学生在课时以外进行的科技创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公益服务、担当志愿者等方面的活动,计3学分,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自主选择实践项目,并修完学分。
四、组织机构
学校、系、教研室三级分工协作,各司其职。教务处组织有关专家成立校“基础课设置工作组”,负责拟订综合基础必修课、综合基础选修课的课程计划;各系要组建本系的“基础课设置工作组”,负责拟订学科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选修课的课程计划;各专业负责制订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课程计划。
积极倡导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教学实践,建立与企业、行业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校企良性互动。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关系重大,任务繁重,各相关单位、各位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应从确保我校本科教学质量、形成我校办学特色与优势的高度,从培养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的高度正确认识这一工作的重大意义,坚持统一领导、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原则,本着对事业负责的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扎实细致地完成这一工作。
五、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及具体要求
1.学分要求:
四年制本科生最低毕业学分为185学分。
课程学分(含实验学时):16学时计1学分。
集中实践环节学分:1周计1学分。
2.学时要求:
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课内学时严格控制在2500学时以内。一般周平均学时不超过23,一、二年级周学时可略高一些,一般不超过26学时;三、四年级可少一些,但不应低于18学时。
单门课程开课学时必须是8的倍数。
3.教学周安排:
每学期均按20周安排,其中考试1-2周,新生第1学期入学教育1周,军训3周。
4.培养方案框架及学时分配:
总学分 | 项 目 | 学时 或周 | 学分 | 说明 | 备注 |
培 养 计 划 ≧ 185学 分 | 课 程 教 学 156 学 分 | 基 础 课 (75%) | 综合基础课 (75%) | 必修 (90%) | 1280 | 80 | 两课、自然科学基础、外语、体育、计算机基础等课程 | 校统一设定课程菜单 |
选修 (10%) | 128 | 8 | 人文社会科学等素质教育 | 交叉课程选8学分 |
学科基础课 (25%) | 必修 (70%) | 320 | 20 | 学科、专业核心课程 |
|
选修 (30%) | 144 | 9 | 专业方向课程 |
专 业 课 (25%) | 必修(45%) | 288 | 18 | 专业技能课程 |
|
选修(55%) | 336 | 21 | 专业提高课程 |
实 践 ≧ 35 学 分 | 校 安 排 | 入学教育 | 1 | 不计学分 |
| 1、通过增加实践环节比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2、自主实践考核及学分认定办法另行规定 |
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 | 16 | 1 |
|
就业指导 | 16 | 1 |
|
毕业教育 | 1 | 不计学分 |
|
公益劳动 | 1 | 不计学分 |
|
军训 | 3 | 3 |
|
计算机训练 | 3 | 不计学分 |
|
专题实践 |
|
|
|
系 安 排 | 工程训练 | 自定 | 1学分/周 |
|
教学实习 | 自定 | 1学分/周 |
|
生产实习 | 自定 | 1学分/周 |
|
课程设计 | 自定 | 1学分/周 |
|
毕业实习 | 3 | 3 |
|
毕业设计(论文) | 15 | 15 |
|
其他 | 自定 | 1学分/周 |
|
自 主 实 践 | 科技活动 | 自选 | 3 |
|
科研项目 | 自选 |
|
社区工作 | 自选 |
|
公益活动 | 自选 |
|
志愿者服务 | 自选 |
|
社会调查 | 自选 |
|
各类竞赛 | 自选 |
|
其他 | 自选 |
|
注:课程设置比例可在2%内调整。 |
5.培养方案的规范内容和格式:
(1)专业名称;
(2)学制;
(3)授予学位;
(4)培养目标
(5)培养要求;
(6)主干学科;
(7)主要课程;
(8)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9)主要专业实验;
(10)学时比例及实践环节;
(11)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六、其他说明
1. 本意见是为制定四年制工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的。
2.专业名称、学制、专业代码等以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为准。
3. 课程编号由教务处统一编制。
4. 本次制订的培养方案自2014级本科生开始执行。